氣血津液學說
發表時間:2018-06-01 瀏覽量:4199
氣: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物質,構成萬物的本源,生命活動最基本物質和生命活動中氣的升降出入。來源于父母先天精氣、水谷精氣、自然界清氣。氣機,即指氣的運動。氣的運動形,式分為升、降、出、入。
人體之氣的運行流暢、升降出入之間的和諧統一為氣機調暢;反之,則為氣機失調。
元氣主要為腎中精氣所化生,也有賴于后天脾胃,根于腎,通過三焦遍及全身。主要功能一是推動激發人體生長、發育和繁殖,二是推動激發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。
中氣,即中焦之氣,脾胃之氣,與元氣和脾胃運化有關。主要功能一是主司氣機升降,二是鼓動脾胃納運,三是恒定內臟居位。營氣,又名“榮氣”、“營陰”,是行于脈中之氣,來源于水谷精微“精專”者,與血同行脈中,可分不可離,多以“營血”并稱;營氣作用一是化生血液,二是營養全身。
衛氣,又名“衛陽,是運行于脈外之氣,來源于水谷精微“悍疾”者,衛氣作用一是護衛肌表、防御外邪,二是溫養臟腑、肌肉、皮毛,三是調節腠理開合,控制汗液排泄。若衛氣虛損,固攝無力,就會出現自汗。營衛一主內、一主外,一主陰、一主陽,兩者協調,才能維持人體正常汗液分泌和體溫調節。
血,行于脈中,循脈流注全身,具有營養和滋潤作用,主要由營氣和津液組成。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。腎精肝血之間可以相互資生,相互轉化,“精血同源”。心主行血、肺主助心行血、肝主疏泄而藏血、脾主統血,寒熱也可影響血行。
血虛表現:精神衰退,不耐思考,反應遲鈍,健忘或失眠驚悸等癥;若血熱,則多見失眠多夢、煩躁不安。氣為血之帥,血為氣之母。因為氣能生血,氣能行血,氣能攝血,血能載氣,血能養氣。
津液,是機體一切正常液體總稱。津與液,均由脾胃從食物中運化而生成。一般之地較清稀、流動性較大者為津;質地較稠厚、流動性較大是為液;散布于皮膚、肌肉、孔竅、滲入血液、充當汗源者,屬津;灌注于骨節、臟腑、諸髓者,當屬液;以滋潤作用為主,歸于津,以濡養作用為主,歸于液。兩者可以互相補充轉化。其功能一為滋潤濡養,二為化生血液,三為調節體溫,四為排泄廢物。
生成:胃主受納,脾主運化,小腸主液、大腸主津,共同生成津液。
輸布:由脾、肺、腎、肝、三焦等臟腑綜合作用完成,其中腎起著主宰作用。
排泄:主要途徑為出汗、排尿。
津血同源,津血互相轉化。津液滲入脈中,與營氣相合,形成血,滲出脈外,營氣分離,即是津液。因此,奪血者無汗,奪汗者無血。產后不可發汗。
氣能生津,氣能行津,氣能攝津,津能載氣。
下一篇:沒有了!